? ? ? ? 手術室是一個高速運轉的科室,每天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手術器械和物品。如果這些手術器械和物品滅菌不徹底,則可能引起醫源性感染,從而影響到手術病人的安全。既然手術物品的滅菌是如此重要,手術室又是如何知道這些物品徹底滅菌了的呢?他們是如何監測手術物品的滅菌效果?今天,就讓我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吧!
手術室滅菌監測包括物理監測、化學監測和生物監測。
一、滅菌過程的物理監測
即監測手術器械高壓蒸汽滅菌時所需的溫度、壓力、時間。
二、滅菌過程的化學監測
1、包外化學監測:即使用過程化學指示劑,如指示膠帶、指示標簽等。它粘貼于每一待滅菌物品包外,能判斷包裹是否經過滅菌過程。當膠帶變成均勻深棕或黑色,且沒有松脫則可放行,包外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滅菌物品則被淘汰。
2、包內化學監測:即包內指示卡,它能了解包裹內是否達到滅菌要求。顯示滅菌劑已滲透包內一般變色完全時間與生物指示劑一致(121℃8-12分鐘),將既能顯示溫度、又能指示溫度持續時間的化學指示卡放入每一待滅菌的物品包中央。顏色變至規定的條件,?可認為該包滅菌合格。包內化學監測不合格的滅菌物品不得使用,并應分析原因進行改進,直至監測結果符合要求。
三、滅菌過程的生物監測
是通過標準化的菌株(嗜熱脂肪桿菌芽孢)來考核整個負荷是否達到滅菌合格的要求。生物監測是唯一用微生物直接驗證滅菌效果的監測方法,也是反映滅菌效果最重要的監測方法。它模擬實際滅活過程,難度超過實際負荷,綜合了所有的滅菌參數,可反映微小失敗,能推導和計算出10-6的無菌水平,因此生物監測是滅菌保障和風險控制的金標準。
物理監測、化學監測通過后,生物監測應空載連續監測3次,合格后滅菌器方可使用,監測方法應符合GB18278的有關要求。對于小型壓力蒸汽滅菌器、生物監測應滿載連續監測3次,合格后滅菌器方可使用。預真空(包括脈動真空)壓力蒸汽滅菌器應進行BD測試并重復3次,連續監測合格后,滅菌器方可使用。所有陽性的芽孢都被認為提示滅菌器故障,該滅菌器處理的復用醫療物品,從上次陰性結果到下一次生物監測得出滿意結果之間,都被認為是非無菌并應被召回,在可能的條件下進行重新處理。
有了這些重重把關,相信使用在患者身上的手術器械都是無菌的,安全的,確保他們的手術成功!